地點:新北市。三峽區
使用器材:5D2+35L+40D+1855kit+S3
艾諾Ainol NOVO7 Fire-烈焰-7吋平板簡易開箱測試
1280X800高解析度7吋平板-艾諾火熱產品搶先開箱-安兔兔,vellamo,金山硬體
.
.
.
艾諾是在台灣大家給小朋友玩平板,或是想高cp入手對岸平板的首選。以前的方案讓大家慢慢的對於這品牌產生了信心
對於他們的品質與論壇玩家群跟固件的更新更是滿意。當然小二黑與飛羽跟newnew是幾乎大家選擇艾諾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但在雙核心,大陸無其他優良的選擇下,搶先與晶晨合作沒想到是慘案的開始。
精靈2與極光2幾乎讓大家對於艾諾慢慢的失去信心。所幸小二黑與其固件組在慢慢的固件修改下已把機子處理的不錯!
當初說出烈焰也會隨著極光2一起發布,但因為極光2與精靈2產生的問題。讓烈焰打掉全部重來!
↓
目前試用了烈焰幾天,可以說這已經是一台非常完善而且有”艾諾”真正在大家心中品質的機子。
在使用極光2一陣子之後,原先我跟大家與身邊的朋友說。如果不急的話…可以先等等。
極光2與精靈2說的上是”堪用”,而焰烈可以說的上是”好用”。現在這時間到了…朋友們…這機子…是該入手了。
↓
首先先貼上他們官網的規格。我想最讓大家覺得差別的應該就是
多加了後鏡頭原生500w畫素。然後有閃光燈與自動對焦的功能。
增加了藍芽的支援。與全視角1280X800的IPS。超讚。
↓
其實接觸艾諾這個品牌。是在母親節時為了找尋一個禮物時,剛好那時精靈2上市了。就想說買回來給母親當禮物。
後來在網路上google了一下,艾諾的novo7的風評算還不錯!也去他們論壇繞啊繞發現真的很多人在玩,資源很多。
所以就入手了精靈2送老媽,然後等極光2出的時候我就買入了IPS的極光2。
當然…最後烈焰也出了。我也跟人借了一台來開箱。當然…就把這艾諾晶晨方案的三台機子疊疊樂疊起來嚕!
↓
烈焰從正面看過去,其實與極光2並沒有太大的差別。唯一的差別應該就是
我手上的這台螢幕側光的部份並沒有像我手上那台極光2側光有漏光。
而正面的設計與極光2不同的是,前方加了光感裝置。所以可以自動調整螢幕的亮度。
↓
下面的部份。銀框的部份。右邊與下方是都沒有其他設計的。但下方的部份都會貼上品管通過pass的貼紙
不過我的極光2用久了…這pass的貼紙已經被我…搓不見了。哈哈。
↓
左邊的部份與極光是相似的。就是由左而右。幾乎沒啥改變!
電源孔→USB→SD→HDMI→耳機孔→MIC孔。
↓
上方的話一樣在左上角由左而右。
是電源鍵→音量減→音量加→首頁鍵。並沒有太大的改變。
但圖片的左邊可看到有些許的變化的部份就是後鏡頭的所在所置!
↓
前200W畫素鏡頭與光感應器孔。與極光2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多了這自動感光的螢幕調整亮度。
↓
背板的部份。改為全新的設計為鋁合金的法絲背板。然後多了後500w畫素的鏡頭與閃光燈。
我有小小測試了一下。確實有自動對焦功能,不過建議換掉原內置的拍照軟體。真的不好用!
而這鋁合金的背板加強了整體的散熱速度,熱傳導也比較平均!
↓
背板的中下方。機型與電源的配置。usb與dc都可充電。機號的話我這台是10xx號。
usb這部份我有試了那台U1。那晶片的方法USB無法充電真的是我比較無法處理的。
因為我車上接頭的話還是以通用的USB為主可以充智慧型手機。當然也可以充烈焰,很方便。
但U1可能就要再去換專用的頭來充電。車上線不多不合我胃口。
↓
喇叭的設計。一樣維持在右上角。所以其他看配置來說。
以前的皮套還是可以通用的…只差在光感與後鏡頭的孔…如果真要惡搞diy…就自己把皮套穿孔就行了!
↓
桌面的話因為我有先改刷rom了。所以跟預設出廠的畫面是不一樣的!
1280X800的IPS。畫質果真不同。相對的圖示有變小一點。可去補助選項內加大字體會比較不吃力!
四個角度都是IPS的高水準都沒有任何改變。極讚!(但不知為何拍照時有二個面會白白的,但實際看是沒有,可能是折射的問題)
PS..切水果我切的非常的爽。極光2觸碰的問題這台完全沒有!
↓
開機完之後原生的桌面配置!
↓
預設的軟體,一些軟體幾乎都是大陸那邊常用的。在台灣並不太會用到這些軟體。
選項裡面也找得到藍芽也可以正常開啟使用。到時我再來做個測試。當然在目前官方的ROM之下。
PLAY商店還無法找得到FACEBOOK,WHATSAPP,LINE等台灣常用的軟體。(需改ROM)
HDMI的部份也跟後期極光2的ROM一樣,已經是可以雙輸出控制。
CPU的效能也是一樣有三個校能做選擇!
輸入法的部份還是只有大陸那邊使用的百度輸入法。(需改ROM)
↓
在取得飛羽大大的同意之下(請支持原創不要拿別人的來亂改),修改為台灣區適用的ROM。
加入超注音與補上一些相容已可在商店內找到FACEBOOK,LINE,WHATSAPP
↓
一些常用的軟體的評測跑分。
安兔兔的評測分為—>7902
Vellamo評測分為—>1327
金山硬體評測分為—>4211
首部曲大約就是這樣嚕。做些外觀的簡單介紹與一些大家常見的軟體的跑分。
下次我可能放個極光2比較一下螢幕的部份,還有主打的5000電量的電池評分與實測。
當然還有大家關心的後鏡頭500w畫素的照片。期待下部曲吧。
↓
結論:
在這二天使用上,感覺烈焰的觸碰已經完全把極光2給我的印象完全的改觀。幾乎就是有我平時在使用的ipad的手感。
wifi的強度與相容性,感覺改善很多。但鋁合金髮絲的背蓋與5000的電池。讓機子比極光2重了一些。算是甜密的負擔!
不過這重量與大小真的非常適合單手拿持。真的是很方便的尺寸的選擇。
初部二天的心得是如此…其他的等下一篇時再評測的如何。
近期迴響